<tt id="wyuyi"><tt id="wyuyi"></tt></tt>
<tt id="wyuyi"><tt id="wyuyi"></tt></tt>
<nav id="wyuyi"><strong id="wyuyi"></strong></nav>
  • <menu id="wyuyi"></menu>
  • 芥末堆芥末堆

    超級獨角獸Byju's深陷財務危機,從業者擔心印度教育科技將受到監管

    作者:阿宅 發布時間:

    超級獨角獸Byju's深陷財務危機,從業者擔心印度教育科技將受到監管

    作者:阿宅 發布時間:

    摘要:曾經站在潮頭的寵兒,如今卻身陷囹圄。

    byju's.png

    圖源:Unsplash

    在教育科技領域,甚至是整個互聯網行業,印度似乎都在沿著中國軋過的車轍印前進,中國企業遇到的路障,印度也可能遇到。2021年的高光時刻之后,印度教育科技市場開始走下坡路,以Byju’s為首的一批教育科技公司曾經風光無限,如今卻風波不斷。

    過去幾個月,Byju’s頻頻見諸報端,執法局發起調查、多位知名投資人退出董事會、業績數據不明晰、涉嫌收集用戶信息、數輪裁員……事態越來越復雜,Byju’s正身陷漩渦中心。

    消息人士透露,Byju's在8月14日的電話會議上向100多名投資代表通報了與審計結果、Term Loan B談判、債務再融資和其他問題相關的進展情況。General Atlantic, Peak XV Partners, Prosus, and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代表均在其中。據悉,創始人Byju Raveendran 和首席財務官Ajay Goel表示Byju's在整頓內部秩序,這將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季度。

    首屈一指的賽道玩家開始暴雷,這會對印度教育科技體系和科技初創公司帶來什么影響?關于永恒的教育話題,Byju's的歷程也向教育相關方發出靈魂拷問:印度教育公司對孩子們的教育到底起到積極還是負面作用?是幫助寒門學子走向光明未來?還是加劇了內卷?

    似乎一切都出了問題

    6月22日,印度教育科技巨頭、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Byju's面臨著一場公關危機。Peak XV(前身為紅杉資本印度和東南亞)、Prosus NV 和Chan-Zuckerberg Initiative的三名董事會成員辭去Byju's董事會職務,均未給出理由。而此前幾天,Byju's剛剛解雇了1000名員工。

   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,就在Byju's忙著撲滅這團大火時,德勤的審計師也斷絕了與Byju's的關系。德勤于2020年4月被任命為Think & Learn Pvt Limited(Byju's及其子公司的母公司)的法定審計師,原計劃任期五年,截至2025年3月。

    德勤審計師在辭職信中表示,Byju's的2022財年報表本應于2022年9月30日之前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提交給股東,但拖延已久,在此之前,德勤已向Byju's發送多封郵件。同時,針對Byju's 2021財年年度審計報告提出的修改決議,Byju's仍尚未與其溝通。 

   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,Byju's對投資者表示,公司將在今年9月前提交2022年經審計的收益,并在今年12月之前提交2023財年業績。值得注意的是,Byju’s的財年截止日期是每年的3月底,而非12月底。 

    Byju’s這回晚交作業并非首次,截至2021年3月的2021財年數據直到2022年9月才遞交,足足晚了18個月。這份數據暫且不論是否讓投資人滿意,但首先不能讓審計師信服。德勤指出,Byju’s的這份報告,存在重大漏洞,包括將課程收入記為教育平板電腦和SD卡的收入;將訂單與收入混為一談,在貸款的付費用戶未支付全部費用,且未消耗全部課程的情況下,在一開始就將全部銷售額統計在內。

    由此看出,Byju's的財務統計非?;靵y,管理層與審計師和外部董事會成員存在難以調和的分歧。近兩年來,Byju’s一波未平一波又起:去年開始經歷多輪裁員,Byju’s的員工士氣空前低落;貸款糾葛不斷;公司被指控未按時付款,以及可能存在外匯違規行為;讓貧困家庭用貸款購買訂閱服務而受到調查,陷入輿論紛爭;與所收購公司之間拉扯……似乎所有問題都集中在了Byju's身上。

    Byju's的境遇直觀地反映在了估值數字上。美國資產管理集團貝萊德將Byju's的估值下調至83億美元。辭去董事會職務的Prosus今年6月將其估值砍至50億美元,較此前的220億美元估值下降75%以上。

    命運的船頭調轉幅度和速度之快,不禁令人唏噓,曾經站在潮頭的寵兒,如今身陷囹圄。

    昔日無限風光

    工程師出身的Byju Raveendran于2011年推出Byju's,在2015年發布了應用程序,Byju's不僅提供K-12學科培訓和素質教育,還幫助學生備考競爭激烈的大學入學考試和公務員考試。這幾大賽道在印度可謂是“人滿為患”。 

    當疫情在全球蔓延時,借著在線教育需求暴漲的東風,在中國教培遇到重大變化的情況下,國際投資者轉向印度,印度教育科技行業風光無限,并于2021年迎來高光時刻,這一年正是全球創業生態系統融資大潮最為強勁的一年。

    作為在這片土地擁有絕對實力的領頭羊,Byju’s自然勢不可擋,超大額融資接連入賬,全球頂級投資機構不斷加持,估值從疫情前的50億美元飆升至去年的220億美元,用“瘋狂”一詞來形容當時的Byju's一點都不為過?!叭蚬乐底罡叩慕逃萍吉毥谦F”、“印度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”的頭銜讓追逐者望塵莫及。

    瘋狂之處不僅限于此,自2018年成為教育科技獨角獸以來,Byju's動輒上億美元的大手筆收購一筆接著一筆,僅在2021年就買下10家公司,迄今用于收購的資金已超過20億美元。

    對于彈藥充足且已拿到超級獨角獸交椅的Byju’s而言,上市之路順理成章,創始人Raveendran曾多次放出即將IPO的豪言壯語。2021年4月,他提到未來18-24個月內尋求上市;同年12月,知情人士透露,可能在2022年以SPAC方式在美上市。

    如今2023年已過去7個多月,Byju's仍沒有兌現上市承諾,轉而啟動Aakash于2024年上市的計劃。Aakash是Byju's在2021年用近10億美元巨資收購的印度線下備考中心。

    成也銷售,敗也銷售

    Byju's混亂的財務數據背后是野蠻無序、急功近利的發展模式。當潮水退去,誰在裸泳一目了然。

    隨著全球融資熱開始急速降溫,疫情消退,線下教學強勢回歸,以在線教育為主的印度教育科技行業從沸點一路降至冰點,潮漲時被忽視的礁石在潮落后盡顯,成為難以逾越的障礙。

    銷售團隊是Byju’s成功的秘訣。Byju’s前員工表示,Byju's的成功在于利用技術將學習商業化。Byju's的強勁增長還基于客戶分析、強行推銷策略和懲罰性企業文化。如今看來,Byju’s成也銷售,敗也銷售。

    據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報道,Byju’s的銷售人員稱,他們被要求隨時隨地尋找銷售線索,比如在奶茶攤買奶茶的時候向店家推銷,用戶注冊免費試用后,銷售人員會根據這些數據來猜測潛在客戶的社會經濟階層,例如有iPhone的人被認為來自相對富裕的家庭。

    起初,Byju's為精英人士服務,用明星代言和世界杯代言吸引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群體,后來開始下沉至低收入家庭。即使產品價格超出家長的支付能力,Byju's也會誘導家長貸款來購買長達多年的付費課程。公司讓員工告訴家長:“如果你兒子不來Byju's,他在生活中就一事無成,父母就不能給孩子幸福和未來……這樣的話,你還不如沒有孩子。”家長向Byju's提出的投訴和退款請求通常都會被置之不理,這種激進的方式引發了巨大爭議。

    背負沉重的業績目標壓力,銷售團隊無所不用其極。正如一位員工所說:“只要我們能達到目標,其他都不重要。

    印度PKF Sridhar & Santhanam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Santhanakrishnan S在接受印度媒體BQ Prime采訪時表示:“我認為做生意的貪婪,增加營業額的貪婪,提升估值的貪婪,所有這些導致了Byju's會計把戲的發生。在我看來,這是增加收入和利潤、掩蓋利息支付的典型方式?!?/span>

    印度初創企業生態系統遭受質疑

    “這不僅是Byju's的問題。過去48小時內,全球有限合伙人多次給我打電話,發郵件和消息,詢問這是否是整個行業的癥狀?!盌SG Consumer Partners董事總經理Deepak Shahdadpuri在6月24日發送的一條推文中表示,“我不確定Byju's發生了什么,但這已經影響了外國有限合伙人對印度市場的看法?!?/span>

    一位經營獨角獸公司的企業家也認為:“這勢必會讓許多全球投資者對印度保持警惕。如果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沒有交代清楚財務、融資、債務協議,這對考慮在印度投資的人來說是一個危險信號。像德勤這樣的審計師已經辭職,而且尚不清楚何時對Byju's的21-22財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,大牌投資者將放慢在印度投資的腳步。即使一家公司沒有問題,也將受到額外的層層審查?!?/span>

    教育科技領域的活躍人士Pradeep Poonia認為,“政府應該像管理學校一樣對教育科技巨頭進行限制和監管。這些教育科技公司為社會帶來了什么?他們只是增加了收入?!?/span>Byju's的一位競爭對手稱,他擔心政府會在Byju's發生一系列負面事件后開始監管教育科技行業。

    Poonia認為,歸根結底,貧困家庭損失最嚴重?!澳切└改刚J為他們盡自己所能給了孩子最好的?!?/span>

    參考資料:
    [1]Turmoil At Byju's: What Can The New Auditor Do That Deloitte Couldn't?, BQ Prime.
    [2]Why Deloitte ditched Byju’s, The CapTable.
    [3]Byju's staff say morale waning amid turmoil at Indian edtech firm, CNBC.
    [4]Why is 22-billion-dollar ed-tech company Byju's facing a financial crisis?, Dailyo.
    [5]ALL THAT HAS GONE WRONG AT BYJU’S, Your Story.
    [6]From layoffs to legal hurdles: What’s going on at Byju’s?, India Today.
    [7]Hard sells and ‘toxic’ targets: How Indian edtech giant Byju’s fuels its meteoric rise, Rest of World.
    [8]Indian edtech giant Byju’s missed own revenue projections in FY21, TechCrunch.
    [9]Deloitte, three board members quit edtech giant Byju’s, TechCrunch.
    1、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,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,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,違者必究;
    2、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、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,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;
    3、如果你也從事教育,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,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。
    來源: 芥末堆
    芥末堆商務合作:010-5726 9867
    • 超級獨角獸Byju's深陷財務危機,從業者擔心印度教育科技將受到監管分享二維碼
    欧美精品午夜理论片在线播放,嗯灬啊灬用力再用力翁公,女人与牲口性恔配视频免费,把她日出水来太爽太紧了
    <tt id="wyuyi"><tt id="wyuyi"></tt></tt>
    <tt id="wyuyi"><tt id="wyuyi"></tt></tt>
    <nav id="wyuyi"><strong id="wyuyi"></strong></nav>
  • <menu id="wyuyi"></menu>
  •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